Copyright ? www.tivichanne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濟南市人民政府2025-05-20 16:26:29
濟南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和其他有無障礙需求的社會成員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會生活,促進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山東省無障礙環境建設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市行政區域內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活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指為便于殘疾人、老年人、孕婦及兒童等社會成員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屬設施,搭乘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獲取、使用和交流信息,獲得社會服務所實施的全部建設活動。
第四條 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適老化改造相結合,遵循安全便利、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滿足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的實際需要。
第五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組織編制、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無障礙環境專項規劃,將所需經費納入本級預算。
第六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對本級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建立相應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解決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七條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對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區等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活動實施監管。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對道路、地方鐵路、公共交通設施等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活動實施監管;協調指導民用機場、國家鐵路等方面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維護相關工作。
大數據部門負責指導全市政府網站無障礙功能建設工作。
民政部門負責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等方面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維護工作,推進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
園林和林業綠化部門負責指導公園、公共綠地等方面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維護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門負責指導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等方面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維護工作。
城市管理及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相關標準指導本行業管理范圍內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維護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市場監管、工業和信息化、衛生健康、教育、體育等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的督促指導工作。
第八條 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圍繞殘疾人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需求,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組織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宣傳工作,推動殘疾人康復、托養、就業等服務機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等工作。
第九條 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采取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
第二章 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維護
第十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居住建筑以及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等,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滿足必要的無障礙需求。
無障礙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并與周邊無障礙設施有效銜接、實現貫通。
第十一條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園林和林業綠化等部門在參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聯審時,應針對配套的無障礙設施提出建設要求。
設計單位按照國家和省級標準開展無障礙設施設計,無障礙通行設施、服務設施、信息交流設施等不得低于有關設計標準,并明確位置、數量、選型等基本要求,形成設計專篇。
第十二條 施工圖審查機構在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時,應當重點審查無障礙設計內容,對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不得出具合格證明文件。
第十三條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園林和林業綠化等部門應當將設計階段對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的落實情況,作為勘察設計成果質量監管、成果評獎等的重要內容。
第十四條 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審查通過的施工圖設計文件以及相關標準施工,監理單位按照驗收標準組織無障礙設施分項驗收,在竣工驗收階段重點核查相應使用功能,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園林和林業綠化等部門應當適當增加對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的監督抽查,嚴格壓實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責任。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相關無障礙設施驗收標準,對無障礙設施的地面防滑性能和扶手、安全抓桿的受力性能等實施驗收,并在竣工驗收報告中明確無障礙設施完成情況。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園林和林業綠化等部門在竣工驗收監督時,應當將無障礙設施建設國家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納入監督內容。對未開展無障礙設施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竣工驗收備案部門不予辦理驗收備案手續。
第十六條 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評估,會同相關部門依據評估報告確定無障礙環境改造項目,結合城市體檢、城市更新、片區開發、綜合提升治理等工作制定年度改造計劃,報市政府同意后實施。
第十七條 無障礙設施改造由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負責。所有權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間約定改造責任的,由約定的責任人負責。責任人應當根據無障礙設施年度改造計劃落實資金并組織實施。
不具備無障礙設施改造條件的,責任人應當采取必要的替代性措施。
居住區無障礙設施維修、更新和改造,需使用專項維修資金的,按照住宅物業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無障礙設施所有權人、管理人或約定責任人,應當對無障礙設施履行以下維護和管理責任,保障無障礙設施功能正常和使用安全:
(一)對損壞的無障礙設施和標識實施維修或者替換;
(二)對需改造的無障礙設施實施改造;
(三)糾正違規占用無障礙設施的行為;
(四)涉及人身安全的無障礙設施,因突發性事件、雨雪等造成防滑性能下降的,及時采取應急維護措施;
(五)做好其他必要的維護保養工作。
因特殊情況臨時占用無障礙設施的,占用人應當公告并設置護欄、警示標志等,占用期滿后,及時將其恢復原狀。
第十九條 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市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管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或其他無障礙設施相關工作。
各區縣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揮社區基層組織作用,推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
第二十條 停車場應當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設置相應比例的無障礙停車位,并設置顯著標志標識。
第二十一條 新投入運營的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應當確保一定比例符合無障礙標準。
既有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具備改造條件的,應當實施無障礙改造;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其運營單位應當采取必要的替代性措施。
交通運輸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逐步建立無障礙公共交通導乘系統,并規劃配置適量的無障礙出租汽車。
第二十二條 公共廁所建設單位或責任人,應當按標準提供無障礙設施;設置公共廁所指示牌,標明位置與到達路徑;設置公示牌,明確監督電話等信息。
第三章 無障礙信息傳播與交流
第二十三條 相關部門(單位)應當在職責范圍內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獲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在推廣應用符合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需求特點的智能信息服務的同時,保留并完善傳統服務方式,推動線上、線下服務互為補充。
第二十四條 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電視臺應當在播出視頻節目時配備同步字幕,開辦聾人手語新聞和殘疾人專題欄目;有條件的,每天至少播放一次配播手語的新聞節目,并逐步擴大配播手語的節目范圍。
第二十五條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場所應當考慮殘疾人、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提供殘障人士閱覽室、盲文讀物、有聲讀物、語音讀屏軟件等相應的設備設施和服務。
第二十六條 政務及公共服務場所、交通運營場站及運輸工具、景區等設置的自助公共服務終端設備,以及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報警求助、消防應急、交通事故、醫療急救等緊急呼叫系統,應當逐步具備語音、大字、盲文、一鍵呼叫等無障礙信息功能。
第四章 無障礙社會服務
第二十七條 政務及公共服務場所、交通運營場站及運輸工具、考試培訓機構等,應當配備無障礙設備設施、輔助器具等,并保留必要的現場指導、人工辦理、預約定制等服務。
第二十八條 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提供保障性住房時,應當配置相應比例的無障礙住房,滿足無障礙環境需求。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條 殘疾人聯合會、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協調推動無障礙環境認證及推廣應用工作;鼓勵各部門在市場采購、行業管理、社會治理等領域采信無障礙環境認證結果。
第三十條 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建立無障礙環境促進機制,培訓并組織殘疾人參與體驗促進活動,發現無障礙環境建設問題,并向相關部門(單位)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一條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園林和林業綠化等部門應當統籌考慮無障礙環境建設需求,增強室內外空間、各類道路、交通設施等多主體間無障礙環境的協同性、整體性、適用性。
第三十二條 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應當針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無障礙服務知識,增強全體社會成員的無障礙環境意識;在全國助殘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安排一定版面或者時段開展公益宣傳。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三條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園林和林業綠化等部門依法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實施監管,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定期組織聯合監督檢查。
第三十四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規定法律責任的,適用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