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tivichanne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大眾日報2025-11-03 09:00:00
近日,在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樓頂,一臺臺白色設備正悄然運轉,伺服掃描頭緩緩轉動,仿佛為城市上空的風“把脈”。這些由該公司自主研制的三維掃描型測風激光雷達,能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變為可實時感知的三維立體數據。
這項源自中國海洋大學實驗室的技術,歷經20余年研發迭代,如今已廣泛應用于氣象、風電、航空等領域,產值突破4億元,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國際先進水平的跨越。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長歷程,正是青島市以科技創新驅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作為海洋科研名城,青島市始終將提升海洋科技策源能力視為核心優勢?!度蚝Q蟪鞘懈偁幜χ笖祱蟾妫?025)》中,青島在全球60個海洋城市中總排名第16,其中科技創新排名第8。青島市擁有約占全國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機構、三分之一的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近三分之一的涉海兩院院士,海洋科教優勢明顯。這些“最強大腦”不斷釋放創新效能:全球首艘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2-1”、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生產裝置“海葵一號”等重大成果相繼問世。
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才能展現真正價值。青島市多措并舉,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青島市通過發布相關政策,滾動編制海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并推出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十條措施,形成以效益為導向的激勵機制。
這些政策為成果轉化提供了清晰路徑和制度保障。在實踐層面,青島市建設的全國首個海洋科技大市場成效顯著,累計征集成果需求1.3萬項,促成合作126項、融資超3億元。
青島市今年發布的12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充分展現了產學研協同的豐碩成果。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肖文生教授團隊的“深水海底鉆機永磁直驅電動鉆具”項目,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填補了我國高端鉆采裝備領域空白;山東朝輝自動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高校合作研發的“門座式起重機遠程全自動化控制關鍵技術”,轉化金額超1億元……
青島市科技局海洋處處長李德強介紹,企業與科研院所的緊密協作,成為推動海洋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靶向“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青島市科技局深入實施“海創計劃1.0”“海創計劃2.0”,以精準的政策供給為海洋產業注入持續動能,形成了清晰的政策接力與戰略延續,更精準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強力賦能涉海企業攀登技術高峰。
面向未來,青島市正以更廣闊的視野布局深海開發,聚焦深海關鍵通用裝備、深海無人裝備等未來產業,到2027年突破10項以上深海關鍵技術,培育10家左右細分賽道高成長企業。同時,建設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支持水下通信與導航等核心技術研究,為智慧海洋建設注入新動能。